关于开展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24年度系列
“教学质量工程”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
各学院、部门:
为深入落实学校第三届党代会精神,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改革,持续强化“教学质量工程”项目建设规划与培育,全面推动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,现决定开展2024年度校级系列“教学质量工程”项目申报工作,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申报类型
2024年度 “教学质量工程”项目申报类型包括“教材建设项目”“教学成果奖”“课程建设项目”,具体要求、申报材料和建设重点详见各项目申报指南(附件1、附件2和附件3)。
二、申报要求
1. 项目须聚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,解决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。深入挖掘特色与优势,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热点,推进形成一批标志性、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成果。
2. 项目负责人须是我校在岗教师或管理人员,作为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,承担实质性建设工作,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独立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能力。
3. 已立项的“教学质量工程”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同类别项目,有相关尚未结项项目的负责人不得再次主持申报同类别项目。
4. 鼓励跨学校、跨学院、跨学科联合申报项目,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。
三、立项程序
1. 学院推荐。项目负责人填写相应的项目申报表,经所在学院(部)资格审核、遴选推荐,确定推荐项目,以学院(部)为单位报送至教务处。
2. 专家评审。学校组织专家评审,确定“教学质量工程”校级建设项目并予公示,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审批公布。
四、有关事项
1. 本年度“教学质量工程”项目申报采用“一次发布、分类评审、统一管理”的方式开展。
2. 各学院(部)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文件和申报指南,广泛宣传,发动教师积极申报。
3. 各学院(部)对项目资格和申报材料进行严格初审,确保符合要求,并严格按照规定申报截止时间提交材料。
4. 联系人:宋雅、顾月、梁莹,联系电话:025-56226208,邮箱:jyk8143@163.com。
附件:1.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24年度教材建设项目申报指南
2.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24年度教学成果奖申报指南
3.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24年度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指南
4. 专业分类参考目录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
2024年4月7日
17.关于开展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24年度系列“教学质量工程”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(含附件).pdf
附件1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24年度教材建设项目
申报指南
为全面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,进一步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高质量教材体系,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度教材建设项目申报工作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申报原则
以“价值引领、需求导向、分类发展、守正创新”为总体原则,树立精品意识、增强质量意识、抓好重点规划。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,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;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,支撑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;完善教材分类建设、分类使用、分类评价机制,实现本科教材特色和高质量发展;完善优秀教材传承创新机制,锤炼经典教材;创新教材呈现方式,加快以数字教材为引领的新形态教材建设。
二、申报类型
根据教育部《“十四五”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》和《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意见》,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,重点立项建设一批新编或修订教材(修订教材的修订内容原则上不低于50%),教材能在立项发文公布后1-2年内实现出版或再版。
1. 关键领域核心教材
在新工科和新文科重点领域,特别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新兴领域和紧缺专业领域,鼓励与行业产业部门、科技部门联合建设核心教材,支撑和引领人才培养范式变革。开发一批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,充分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,充分体现中国立场、中国智慧、中国价值的精品文科教材。
2. 经典传承教材
对使用时间长、影响范围广、师生认可度高的优秀教材建立传承创新机制,支持组建老中青结合的教材建设梯队,创新编写理念,更新内容形态,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典范性、权威性、创新性的经典传承教材。
3. 示范性新形态教材
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整合优质资源,创新教材呈现方式,提升教材新技术研发能力和服务水平,以数字教材为引领,建设一批理念先进、规范性强、集成度高、适用性好的示范性新形态教材。
三、申报要求
1. 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,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,结合学科独特优势和资源,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育人元素,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树立正确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2. 限本科课程教材,不包含教学参考书、教辅(习题、案例、试题库、工具书等)和翻译教材。同一主编、同一课程、不同出版单位的教材不可重复申报,同一课程的分册教材(如上、中、下册,教材+教师用书+学生用书+非独立实训教材等)应合并申报。
3. 申请人(第一主编)须为我校在岗教师或管理人员。教材编写人员应具备优秀的学术能力、丰富的教学或实践经验,年龄结构合理。
4. 鼓励吸纳相关高校、中小学(幼儿园)、行业企业、科研院所等专家联编教材。
四、材料提交
(一)申报材料
1. 修订教材
(1)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重点教材(修订)申报表》(附件1-1)一式三份。教材的使用情况证明、获奖证书复印件等请附在申报表后,无须另作附件。
(2)教材样书(如有教辅资料、数字化教学资源等请一并提供)1套。
2. 新编教材
(1)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重点教材(新编)申报表》(附件1-2)一式三份。
(2)编写提纲和教材样稿,一式一份。
(二)提交方式
1. 请各学院对申报教材进行初审,对编写人员和编写内容进行政治审查,填写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重点教材申报汇总表》(附件1-3)。请以学院为单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打包提交至教研科邮箱jyk8143@163.com。书面材料(学院负责人签字、加盖学院公章)报送至教务处教研科(敬业楼302室、307室)。联系人:宋雅、梁莹,联系电话:025-56226208。
2. 书面和电子材料提交前,须经学院教学副院长组织审核(教学副院长暂缺的学院请学院院长组织审核)。材料提交截止日期为2024年5月6日,逾期不予受理。
五、其他事项
1. 教务处统一组织校级教材建设项目的立项建设和过程管理,并在此基础上孵化培育国家级和省级教材建设项目。
2. 学校将加大教材建设项目经费资助力度,项目立项后资助经费1万元。新编教材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出版的,增补不高于4万元的实际出版经费;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出版,增补不高于2万元的实际出版经费。修订教材相应的增补经费减半。
3. 受资助教材,须在教材扉页上注明“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材出版资助项目”字样。
附件:1-1.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重点教材(修订)申报表
1-2.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重点教材(新编)申报表
1-3.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重点教材申报汇总表
附件1-1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重点教材(修订)
申报表
申报单位 |
教材名称 |
主编姓名 |
申报类型 ¨关键领域核心教材 ¨经典传承教材 ¨示范性新形态教材 |
所属专业分类代码与名称 |
出 版 社 |
申报日期 |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制
填写要求
一、本表用A4纸张双面打印填报,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。
二、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,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,主编姓名、出版社、版次等信息需与提供的教材样书一致。如修订后确定有主编、出版社等情况变更的,可在申报时提出、并将相关情况说明附在申报表后,变更需经原主编(出版社)授权。
三、封面中教材申报类型只能选择“关键领域核心教材”“经典传承教材” 或“示范性新形态教材”中的1种填报。
四、封面中教材所属专业分类代码与名称的填写请参照附件4。
五、教材使用情况证明、获奖证书复印件等请附在申报表后,无须另作附件。
一、教材情况
教材名称 |
| ISBN号 |
| ||||
主编姓名 |
| 出版单位 |
| ||||
出版时间 |
| 教材形式 | □文字 □文字+电子 | ||||
版 次 |
| 已印刷次数与总册数 |
| ||||
适 用 范 围* | 适用的学科门类 |
| |||||
适用的专业类 |
| ||||||
适用课程 | □公共课程 □基础课程 □专业基础课程 □专业课程 □品牌专业核心课程 | ||||||
适用对象 | □本科生 □专科生 | ||||||
本 校 使 用 情 况 | 使用课程名称 |
| |||||
课程性质 | □必修 □选修 □其他 | ||||||
使用时间 |
| 课内学时 |
| ||||
使用人数 |
| 使用次数 |
| ||||
获奖情况 | 奖项名称 | 等级 | 颁奖单位 | 获奖时间 | |||
|
|
|
| ||||
|
|
|
| ||||
|
|
|
| ||||
|
|
|
|
注:*“适用范围”栏内的学科门类、专业类、专业以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为准。
二、编者简况
主 编 或 第 一 编 者 情 况 | 姓名 |
| 性别 |
| 出生年月 |
| |||
职称 |
| 职务 |
| 所在学院 |
| ||||
最终学历 |
| 学位 |
| 联系电话 |
| ||||
主要教学、科研经历 | |||||||||
| |||||||||
曾获教学、科研主要奖励情况 | |||||||||
| |||||||||
参 编 人 员 情 况 | 姓名 | 年龄 | 职称 | 工作单位 | 职务 | 承担编写的任务 | |||
|
|
|
|
|
| ||||
|
|
|
|
|
| ||||
|
|
|
|
|
|
三、教材简介
本教材的改革思路、主要特色与创新 (需与已出版的同类代表性教材比较) |
|
教材基础及使用情况 (包括教学的优点及不足、使用效果、使用学校及使用范围等) |
|
四、修订计划书
教材的修订原因、修订方案及修订比例等。
|
学院 意见 |
负责人签字: 年 月 日
|
学校意见 |
(公章) 年 月 日
|
附件1-2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重点教材(新编)
申报表
申报单位 |
教材名称 |
主编姓名 |
申报类型 ¨关键领域核心教材 ¨经典传承教材 ¨示范性新形态教材 |
所属专业分类代码与名称 |
申报日期 |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制
填写要求
一、本表用A4纸张双面打印填报,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。
二、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,所在学院应严格审核,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。
三、封面中教材申报类型只能选择“关键领域核心教材”“经典传承教材”或“示范性新形态教材”中的1种填报。
四、封面中教材所属专业分类代码与名称的填写请参照附件4。
五、“教材使用情况”根据实际情况填写。
六、有关证明材料请附在申报表后,无须另作附件。
一、教材情况
教材名称 |
| 主编姓名 |
| |||||||||
拟出版单位 |
| 计划出版时间 |
| |||||||||
教材形式 | □文字 □文字+电子 |
|
| |||||||||
适 用 范 围* | 适用的学科门类 |
| ||||||||||
适用的专业类 |
| |||||||||||
适用课程 | □公共课程 □基础课程 □专业基础课程 □专业课程 □品牌专业核心课程 | |||||||||||
适用对象 | □本科生 □专科生 | |||||||||||
主 编 或 第 一 编 者 情 况 | 姓名 |
| 性别 |
| 出生年月 |
| ||||||
职称 |
| 职务 |
| 所在学院 |
| |||||||
最终学历 |
| 学位 |
| 联系电话 |
| |||||||
主要教学、科研经历 | ||||||||||||
| ||||||||||||
曾获教学、科研主要奖励情况 | ||||||||||||
| ||||||||||||
参 编 人 员 情 况 | 姓名 | 年龄 | 职称 | 工作单位 | 职务 | 承担编写的任务 | ||||||
|
|
|
|
|
| |||||||
|
|
|
|
|
| |||||||
|
|
|
|
|
|
注:*“适用范围”栏内的学科门类、专业类、专业以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为准。
二、教材简介
本教材的新编依据、改革思路、主要特色与创新 (需说明填补的空白、或与已出版的同类代表性教材比较) |
|
原自编教材使用情况 (包括教学使用效果、使用学校及使用范围等) |
|
三、工作方案
教材的编写队伍、编辑力量、经费保障、出版、发行、服务及培训等内容。
|
四、论证报告(由拟出版单位出具)
出版社盖章 年 月 日
|
学院 意见 |
负责人签字: 年 月 日
|
学校意见 |
(公章) 年 月 日
|
附件1-3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重点教材申报汇总表
填报单位(盖章): 联系人: 联系电话:
序号 | 申报教材 名称 | 申报类别 | 申报类型 | 主编姓名 | 职称 | 联系 电话 | 专业分类代码及名称 | 出版单位(拟) | 出版时间(拟) | |
代码 | 名称 | |||||||||
1 |
|
|
|
|
|
|
|
|
|
|
2 |
|
|
|
|
|
|
|
|
|
|
3 |
|
|
|
|
|
|
|
|
|
|
4 |
|
|
|
|
|
|
|
|
|
|
5 |
|
|
|
|
|
|
|
|
|
|
6 |
|
|
|
|
|
|
|
|
|
|
注:申报类别为1. 新编教材2. 修订教材
申报类型为1. 关键领域核心教材2. 经典传承教材3. 示范性新形态教材
附件2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24年度教学成果奖
申报指南
为表彰和奖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果的集体和个人,培育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,学校决定开展2024年度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评选类型
教学成果奖评选包括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和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种类型。
二、评选范围
成果能够反映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,包括转变教育思想观念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、推进“六卓越一拔尖”2.0计划、“双万”计划、新文科和新工科建设、推动科教融汇、产教融合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、加强教学质量保障、改进教学内容方法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、深化教学管理机制改革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、加强教师教育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、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。
三、申报要求
1. 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,具有示范性和指导推广作用,取得较高认同度,产生积极影响。成果须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,检验时间指教学成果正式付诸实施或试行的时间,不含研讨、论证时间。
2. 成果由单位完成的,完成单位原则上不超过3个;成果由个人完成的,完成人原则上不超过5人,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。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完成的教学成果,由参加单位或个人联合申请,由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推荐申报。
3. 成果完成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,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,能够组建和带领团队协作攻关。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、论证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,并做出主要贡献。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应为成果主要完成人所在的单位,并在成果的方案设计、论证、研究和实践的全过程中做出主要贡献。
4. 已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的成果,在内容基本相同或没有特别创新的情况下不得参与本次申报。
5. 鼓励跨单位、跨学科、跨专业有机整合成果,联合申报,提升成果竞争力。
四、材料提交
(一)申报材料
1.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表(基础教育类)》(附件2-1)、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表(高等教育类)》(附件2-2)
2.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》(附件2-3)
3.教学成果报告(不超过8000字)
4.具体教学成果及相关支撑材料(包括教学成果应用和效果证明等,须装订成册,总页数不超过100页)
(二)提交方式
1.请以学院为单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打包提交至教研科邮箱jyk8143@163.com。书面材料(汇总表和支撑材料一式一份、申报书一式三份、学院负责人签字、加盖学院公章)报送至教务处教研科(敬业楼302室)。联系人:宋雅、顾月,电话:025-56226208。
2.书面和电子材料提交前,须经学院教学副院长组织审核(教学副院长暂缺的学院请学院院长组织审核)。材料提交截止日期为2024年6月6日,逾期不予受理。
附件:2-1.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表(基础教育类)
2-2.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表(高等教育类)
2-3.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
附件2-1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
申报表
(基础教育类)
申报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成果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成果完成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成果完成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申报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制
一、成果类别
(一)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、领域中打“√”(限选一项)
□1—学前教育
□2—小学教育
□3—初中教育
□4—普通高中教育
□5—特殊教育
□6—其他,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,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
(二)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“√”(限选一项)
□01—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研究和支持
□02—以幼儿为本的一日生活
□03—幼儿园游戏
□04—师幼互动
□05—幼小科学衔接
□06—幼儿园、家庭、社区协同共育
□07—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
□08—幼儿园保教质量自评
□09—寓品德教育于幼儿生活和游戏
□10—心理健康教育
□11—学校德育(含“一校一案”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、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等)
□12—大思政课体系与教学(含中小学课程思政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等) □13—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与教学(含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、普通 高中思想政治等) □14—综合实践活动(含考察探究、社会服务、设计制作、职业体验 等 )
□15—语文教育
□16—数学教育
□17—外语教育
□18—历史教育(含历史与社会教育)
□19—地理教育
□20—生物教育
□21—物理教育
□22—化学教育
□23—科学教育
□24—技术教育
□25—艺术教育 (含音乐、美术)
□26—体育与健康教育
□27—劳动教育
□28—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
□29—普通高中科技教育和工程教育
□30—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
□31—学校课后服务
□32—中小学教学方式、教学组织形式 □33—中小学教育技术 (含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、线上教学组织与实施、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等)
□34—中小学教育教学装备应用
□35—中小学实验教学
□36—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
□37—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发展指导
□38—普通高中选课走班
□39—中小学教学研究 □40—中小学综合改革 (课程、教学、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综合改革)
□41—家校社协同育人
□42—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
□43—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和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教学
□44—特殊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
□45—特殊教育与医学康复结合
□46—特殊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
□47—特殊教育教学辅具应用与无障碍教育环境建设
□48—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
□49—教师专业发展
□50—其它
(三)在下列成果申报者类别中打“√”(限选一项)
□1—以个人名义申报
□2—以单位名义申报
(四)是否获得过基础教育类国家级、省级教学成果奖(打“√”)
□1—否
□2—是
□2.1—成果内容获得过基础教育国家级、省级教学成果奖
□2.2—成果持有者(或持有者中)获得过基础教育类国家级、省级教学成果奖
□2.3—成果持有单位(或持有单位中)获得过基础教育类国家级、省级教学成果奖
(若勾“否”,无需填写第六部分;若勾“是”,需填写第六部分。)
二、成果简介
成果名称 |
| 研究起止 时间 | 起始:年月 完成:年月 | |
关键词(3-5个): | ||||
1. 成果概要(500字以内)
| ||||
2.解决的主要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(800字以内) | ||||
3.成果创新点(500字以内)
|
三、成果应用及效果(800字以内)
在本单位实践检验时间 | 年 月开始至 年 月结束 |
|
如果除本单位之外,有其他推广应用的单位,请选择3个以内的实践检验单位,填写下表。
第1个实践检验单位情况
地区或学校名称 |
| ||
实践检验时间 | 年 月开始至 年 月结束 | ||
承担 任务 |
| ||
实 践 效 果(400字以内) | |||
实践检验单位(公章): 年 月 日 |
第2个实践检验单位情况
地区或学校名称 |
| ||
实践检验时间 | 年 月开始至 年 月结束 | ||
承担 任务 |
| ||
实 践 效 果(400字以内) | |||
实践检验单位(公章): 年 月 日 |
第3个实践检验单位情况
地区或学校名称 |
| ||
实践检验时间 | 年 月开始至 年 月结束 | ||
承担 任务 |
| ||
实 践 效 果(400字以内) | |||
实践检验单位(公章): 年 月 日 |
四、成果曾获奖励情况(限填3项)
时间 | 成果名称 | 奖项名称 | 获奖 等级 | 颁奖 部门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五、成果持有者情况
(一)以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下表(以单位名义申报的不填写)
1. 主持人情况
姓 名 |
| 性别 |
| ||
出生年月 | 年 月 | 最后 学历 |
| ||
参加工 作时间 | 年 月 | 教龄 |
| ||
职 务 职 称 |
| 联系 电话 |
| ||
工作单位 |
| 电子 信箱 |
| ||
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|
| 邮政 编码 |
| ||
通讯地址 |
| ||||
主 要 贡 献
| (200字以内)
本人签名: 年 月 日 |
2. 其他成果持有人情况(一般不超过5人)
序号 | 姓名 | 工作单位 | 承担任务及实际贡献 | 本人 签字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(二)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下表(一般不超过3个单位)
1. 主持单位情况
单位名称 |
| 主管部门 |
| |
联系人 |
| 联系电话 |
| |
传 真 |
| 电子信箱 |
| |
通讯地址 |
| 邮政编码 |
| |
主 要 贡 献 | (200字以内)
|
2. 其它持有单位情况(一)
单位名称 |
| 主管部门 |
| |
联系人 |
| 联系电话 |
| |
传 真 |
| 电子信箱 |
| |
通讯地址 |
| 邮政编码 |
| |
主 要 贡 献 | (200字以内)
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|
3.其它持有单位情况(二)
单位名称 |
| 主管部门 |
| |
联系人 |
| 联系电话 |
| |
传 真 |
| 电子信箱 |
| |
通讯地址 |
| 邮政编码 |
| |
主 要 贡 献 | (200字以内)
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|
六、已经获得过基础教育类国家级、省级教学成果奖的,填写下表
成果内容已经获得过基础教育类国家级、省级教学成果奖的,请填写该成果在理论建树和实践研究中新的重大突破; 成果持有者、成果持有单位曾有其他教学成果获得基础教育类国家级、省级教学成果奖的,请说明本次成果和之前获奖成果的异同。
|
七、所在学院推荐意见
学院(部)负责人签字: (公章) 年 月 日 |
八、学校意见
(公章) 年 月 日 |
九、附录
(一)成果报告
成果报告需反映成果主要内容和实践探索(包括检验)过程。参照以下要点撰写,不超过8000字:
1.问题的提出;
2.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;
3.成果的主要内容;
4.效果与反思。
(二)附件
1.关于实践过程及效果的佐证材料、获奖证书复印件等;
2.支撑成果的其他有关材料。
附件2-2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
申报表
(高等教育类)
申报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成果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成果完成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成果完成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申报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制
一、成果简介
成 果 曾 获 奖 励 情 况 | 获奖时间 | 奖项名称 | 获奖等级 | 授奖部门 | ||
|
|
|
| |||
|
|
|
| |||
|
|
|
| |||
|
|
|
| |||
|
|
|
| |||
成果起止时间 | 起始: 年 月 实践检验期: 年 完成: 年 月 | |||||
1.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(不超过1000字)
| ||||||
2.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(不超过1000字)
|
3.成果的创新点(不超过800字)
|
4.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(不超过1000字)
|
二、主要完成人情况
主持人 姓 名 |
| 性 别 |
| |
出生年月 | 年 月 | 最后学历 |
| |
专业技术 职 称 |
| 现任党 政职务 |
| |
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|
| |||
工作单位 |
| |||
联系电话 |
| 移动电话 |
| |
电子信箱 |
| |||
通讯地址 |
| |||
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|
| |||
主
要
贡
献 |
本人签名:
年 月 日 |
主要完成人情况
第( )完成人 姓 名 |
| 性别 |
| |
出生年月 | 年 月 | 最后学历 |
| |
专业技术 职 称 |
| 现任党 政职务 |
| |
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|
| |||
工作单位 |
| |||
联系电话 |
| 移动电话 |
| |
电子信箱 |
| |||
通讯地址 |
| |||
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|
| |||
主
要
贡
献 |
本人签名:
年 月 日 |
注:若有其他主要完成人,均需按序填报此表(不填此表视为无效完成人),注明排序,原则上限填5人。
三、主要完成单位情况
主 持 单位名称 |
| 主管部门 |
| |
联系人 |
| 联系电话 |
| |
传 真 |
| 邮政编码 |
| |
通讯地址 |
| |||
电子信箱 |
| |||
主
要
贡
献 |
|
其他完成单位情况
第()完 成单位名称 |
| 主管部门 |
| |
联系人 |
| 联系电话 |
| |
传 真 |
| 邮政编码 |
| |
通讯地址 |
| |||
电子信箱 |
| |||
主
要
贡
献 | 单位盖章
年 月 日
|
四、所在学院推荐意见
学院(系)负责人签字: (公章) 年 月 日 |
五、学校意见
(公章) 年 月 日 |
九、附录
(一)成果报告
成果报告需反映成果主要内容和实践探索(包括检验)过程。参照以下要点撰写,不超过8000字:
1.问题的提出;
2.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;
3.成果的主要内容;
4.效果与反思。
(二)附件
1.关于实践过程及效果的佐证材料、获奖证书复印件等;
2.支撑成果的其他有关材料。
附件2-3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
填报单位(盖章): 联系人: 联系电话:
序号 | 成果名称 | 申报类别 (基础教育/高等教育) |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| 成果主要 完成单位 | 备注 |
1 |
|
|
|
|
|
2 |
|
|
|
|
|
3 |
|
|
|
|
|
4 |
|
|
|
|
|
5 |
|
|
|
|
|
6 |
|
|
|
|
|
7 |
|
|
|
|
|
8 |
|
|
|
|
|
附件3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24年度课程建设项目
申报指南
为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,培育具有高阶性、创新性与挑战度的特色课程,学校决定开展2024年度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申报类型
本年度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包括双语课程、全英文课程、产教融合型课程和新文科课程。
二、申报要求
(一)双语课程和全英文课程
1. 课程具有较好的建设基础,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,原则上至少完成两轮课程教学。修习该课程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外语基础。课程须为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外语类专业课程,公共外语课程和专业外语课程不列入双语教学范围。
2. 积极选用国内外高水平外文教材、教辅资料或自编讲义,指定学生用书必须为全外文教材(含非正式出版的外文讲义)。课堂教学使用的辅助教学材料,如PPT课件、板书等必须全英文(注:为保障教学效果可适当加注少量中文,但必须在确保英文内容完整清晰的基础上)。
3. 在课堂讲授和讨论中,双语课程英语授课学时应达课程授课总学时的50%及以上,全英文课程要求全部学时使用英语进行授课。灵活采用多种考核形式,其中课程考核试卷原则用外语命题,学生原则须用外语作答。
4. 课程负责人须有海外留学、进修或工作的经历。课程须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,教学团队成员结构合理、外语和教学水平较高。鼓励聘请国外教师、专家承担部分课程教学内容。
(二)产教融合型课程
1. 课程应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,至少完成两轮课程教学。校企共同开展课程建设,组织实施教学方法、教学评价改革,产教融合改革与课程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。在课程思政、创新创业教育、劳动教育、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建设基础良好,同类课程中育人与教学效果突出,有效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。
2. 课程负责人应由具有企业背景或有近三年行业企业工程实践经历、具有高级职称的“双师型”教师担任。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,教学能力强,积极投入教学改革。课程主讲教师、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只能参与申报1门产教融合型课程。
(三)新文科课程
1. 课程应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,至少完成两轮课程教学。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新思想、理论和实践,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科技发展最新成果及时融入课程内容。构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。
2. 课程负责人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,在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声望;教学团队结构合理,具备课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基础;鼓励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负责人开设课程。
三、建设内容
1. 教学档案和资源建设。开展课程教学整体设计,完善实施方案,修订课程教学大纲,规范各类课程教学档案,制作能体现课程特点的新课件、新教案、微课视频等。
2. 试卷库建设。开发不低于10套的试题库或试卷库。
3. 评价体系建设。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,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,制定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案,并提供本课程学生的反馈及感悟。
4. 教学团队建设。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、教学方法好、教学效果优的课程教学团队。
四、材料提交
(一)申报材料
1.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双语、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》(附件3-1)、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》(附件3-2)、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新文科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》(附件3-3)
2.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》(附件3-4)
(二)提交方式
1.请以学院为单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打包提交至教研科邮箱jyk8143@163.com。书面材料(汇总表一式一份、申报书一式三份、学院负责人签字、加盖学院公章)报送至教务处教研科(敬业楼302室)。联系人:宋雅、顾月,电话:025-56226208。
2.书面和电子材料提交前,须经学院教学副院长组织审核(教学副院长暂缺的学院请学院院长组织审核)。材料提交截止日期为2024年5月27日,逾期不予受理。
附件:3-1.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双语、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
3-2.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
3-3.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新文科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
3-4.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
附件3-1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
双语、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
申报表
所 属 学 院 |
|
课 程 名 称 | (中文) (英文) |
课 程 类 型 | ¨学科基础课¨专业必修课¨专业选修课课 |
申 报 类 型 | ¨双语课程 ¨全英文课程 |
所 属 专 业 |
|
课程负责人 |
|
联 系 电 话 |
|
申 报 时 间 |
|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制
一、项目负责人情况
基本 信息 | 姓 名 |
| 性别 |
| 出生年月 |
|
最终学历 |
| 学 位 |
| |||
专业技术职务 |
| 行政职务 |
| |||
所在院系 |
| 学科专业 |
| |||
国外学习(访学)经历 | 高校名称 |
| ||||
具体时间 |
| |||||
教学 情况 | 近五年来开展双语(全英文)教学情况(含课程名称、学时数、学生数、开设时间)
| |||||
教学 研究 | 近五年来教学研究情况(含课题名称、来源、年限)(不超过五项);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(含题目、刊物名称、时间);获得的教学表彰/奖励;主编的教材(不超过五项) |
二、教学队伍情况
人员构成 (含外 聘教师) | 姓名 | 性别 | 出生年月 | 专业技术职务 |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|
|
|
|
|
| |
|
|
|
|
| |
|
|
|
|
| |
|
|
|
|
| |
|
|
|
|
| |
主讲 教师 情况 | 除课程负责人外的其他主讲教师情况简介(国外学习经历;近五年来授课、教学研究情况)
|
三、课程信息
基本 信息 | 课程学时学分 |
| 讲授学时 |
|
授课对象 |
| 开课学期 |
| |
使用教材名称 |
| |||
课程简介:结合学校办学定位、学生情况、专业人才培养要求,具体描述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的知识、能力水平,建设双语(全英文)课程的必要性。
| ||||
| ||||
教学方法、手段(举例说明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使用目的、实施过程、实施效果)
| ||||
考核(考试)方法
| ||||
教材(含双语教材使用与建设;扩充性双语资料使用情况)
| ||||
网络资源(含网络硬件环境,网上资源名称列表、网址链接及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)
| ||||
教学效果(校内外课程领域专家对本课程的评价、学校督导专家对课程的评价、学生评价等)
| ||||
课程建设计划(课程建设目标,课程内容设置,教学团队建设,教学方法与手段,课程考核,引进、影印出版或翻译出版外文原版教材计划,在线网络资源建设,预期效果等)
|
四、审核意见
课程负责人承诺 |
本人在此郑重承诺:严格遵守申报要求,如实填写申报书及相关材料,且不存在任何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。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,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按规定接受处理。
课程负责人: 日期:
|
所在学院(部)推荐意见 |
学院(部)负责人签字: (公章) 年 月 日 |
学校意见 |
(公章) 年 月 日 |
附件3-2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产教融合型课程
建设项目申报表
所属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课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面向专业及代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课程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联系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申报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制
填写说明
一、面向专业是指本课程作为主干课程或重要课程,面向某一个或多个本科专业,面向专业代码指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(2024)》中的专业类代码(四位数字)。
二、涉密课程或不能公开个人信息的涉密人员不得参与申报。
三、课程负责人如为校企双负责人,可自行增加第二课程负责人表格栏。
四、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,应实事求是、真实可靠,文字表达严谨规范、简明扼要。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,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。
五、表中各项内容用“小四”号仿宋字体填写,单倍行距;签名处应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;表格栏高不足处可自行增加,排版应整洁清晰、页码连贯。
六、申报书与所有附件材料用A4纸双面打印并装订成一册。
一、课程基本信息
课程名称 |
| |||||
课程类型 | ○通识课程 ○专业基础课程 ○专业核心课程 ○其他 | |||||
课程性质 | ○必修课程 ○选修课程 | 开课年级 |
| |||
面向专业及代码 |
| |||||
学分 |
| 课程内容中行业(企业)内容占比(%) |
| |||
总学时 |
| 实践课时占比(%) |
| |||
线上学时占比(%) |
| |||||
主要教材 | 书名、书号、作者、出版社、出版时间
| |||||
近两年每学 年授课人数 |
| 已开设 轮次数 |
| |||
获得荣誉 | (仅限课程获得的荣誉) | |||||
课程简介 | (概述课程基本情况,包括课程建设基础、产教融合、开课情况等,限800字以内) |
二、课程负责人及课程团队情况
课程负责人 | ||||||||
| 是否为“双师型”教师 |
| ||||||
是否为江苏省产业教授(本科类) |
| |||||||
单位 |
| 职务 |
| |||||
职称 |
| 学历 |
| |||||
学位 |
| 专业特长 |
| |||||
工作年限 |
| 手机号码 |
| |||||
课程负责人简介 | ||||||||
(承担该门课程建设任务、企业工程实践经历、校企合作经历、教学研究、获得奖励等方面的情况,限500字以内)
| ||||||||
课程团队核心成员(限3人) | ||||||||
姓名 | 单位 | 职务 | 职称 | 学历 | 学位 | 专业特长 | 承担任务 | |
|
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
|
| |
课程团队其他成员(含助理教师、技术、支持服务等,限5人) | ||||||||
姓名 | 单位 | 职务 | 职称 | 学历 | 学位 | 专业特长 | 承担任务 | |
|
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
|
|
三、课程定位与目标
四、课程内容建设情况
五、课程资源建设情况
(课程资源融合基础理论研究和行业企业实践应用特长,具体包括课程大纲、教材、典型案例库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,重点阐述数字化资源建设及面向社会开放情况等,限500字以内)
|
六、课程教学改革情况
(阐述课程教学实施安排,基于产教融合如何开展课程教学改革,促进真实场景下的真学真做,培养学生高阶思维,提升实践动手能力,提升课程学习效果。限800字以内)
|
七、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情况
八、课程实施成效
(从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两个方面,阐述课程实施成效,学校教务部门或教学质量管理部门须在附件中提供相关证明。限500字)
|
九、课程特色与创新
(概述本课程的特色及教学改革创新点,限500字)
|
十、课程建设计划
(包括今后5年持续建设计划、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、改革方向和改进措施、经费保障等,限1000字)
|
十一、审核意见
课程负责人承诺 |
本人在此郑重承诺:严格遵守申报要求,如实填写申报书及相关材料,且不存在任何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。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,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按规定接受处理。
课程负责人: 日期:
|
所在学院(部)推荐意见 |
学院(部)负责人签字: (公章) 年 月 日 |
学校意见 |
(公章) 年 月 日 |
附件3-3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新文科课程
建设项目申报表
所属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课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课程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联系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申报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制
一、 课程基本信息
课程名称 |
|
课程负责人 |
|
负责人所在单位 |
|
课程类型 | ○通识课 ○公共基础课 ○专业课 ○其他 |
课程性质 | ○必修 ○选修 |
开课年级 |
|
面向专业 |
|
学 时 |
|
学 分 |
|
主要教材 | 书名、书号、作者、出版社、出版时间
|
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| 年 月 日—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教师名称 (上传教务系统截图)
|
年 月 日—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教师名称 (上传教务系统截图)
| |
最近两期学生人数 |
|
二、授课教师(教学团队)
课程团队主要成员(序号1为课程负责人,总人数限5人之内) | |||||||||
序号 | 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单位 | 职务 | 职称 | 手机号码 | 电子邮箱 | 授课任务 | |
1 |
|
|
|
|
|
|
|
| |
2 |
|
|
|
|
|
|
|
| |
3 |
|
|
|
|
|
|
|
| |
4 |
|
|
|
|
|
|
|
| |
5 |
|
|
|
|
|
|
|
| |
课程负责人和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教学情况(500字以内) | |||||||||
(教学经历:近5年来在承担该门课程教学任务、开展教学研究、获得教学奖励方面的情况)
|
三、课程目标(300字以内)
(结合本校办学定位、学生情况、专业人才培养要求,具体描述学习新文科课程后应该达到的知识、能力水平)
|
四、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(2000字以内)
(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,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,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,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,课程成绩评定方式,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情况)
|
五、课程特色与创新(500字以内)
(概述本课程的新文科特色及教学改革创新点)
|
六、课程建设计划(500字以内)
(今后五年课程的持续建设计划、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,改革方向和改进措施等)
|
七、审核意见
课程负责人承诺 |
本人在此郑重承诺:严格遵守申报要求,如实填写申报书及相关材料,且不存在任何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。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,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按规定接受处理。
课程负责人: 日期:
|
所在学院(部)推荐意见 |
学院(部)负责人签字: (公章) 年 月 日 |
学校意见 |
(公章) 年 月 日 |
附件3-4
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
填报单位(盖章): 联系人: 联系电话:
序号 | 课程名称 | 申报 类别 | 课程负责人 | 学历/ 学位 | 职称/ 职务 | 联系电话 | 备注 |
1 |
|
|
|
|
|
|
|
2 |
|
|
|
|
|
|
|
3 |
|
|
|
|
|
|
|
4 |
|
|
|
|
|
|
|
5 |
|
|
|
|
|
|
|
6 |
|
|
|
|
|
|
|
注:申报类别为1.双语课程2.全英文课程3.产教融合型课程4.新文科课程